当前位置 :
地震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专题讨论
更新时间:2024-04-26 01:42:53
2人问答
问题描述:

地震的灾害所造成的创伤是无以想象的,对经历那场灾难的孩子们心理关怀是漫长的,它很可能比重建家园更重要,更迫切,更艰巨。

作为儿童心理、儿童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我们将在好网为灾区的志愿者、受灾孩子的父母、亲属、监护人,灾区的教师,提供科学帮助,在线互动,答疑解惑。还将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受伤害程度的儿童,设计不同的心理关怀指导预案。把我们的热情、爱心与科学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和老师、家长、志愿者、孩子们一起共渡难关,重建心灵家园。

Alice123回答:
  王老师,前几天,公司请来了几名灾区的孩子来上海夏令营,我正好做陪同。   和这些灾区孩子在一起,我们会刻意避免与地震、灾区有关的话题。但有时,聊着聊着,又会不自觉地提到,我们好像总把他们看成与我们不一样,一提到灾区的孩子,就充满了同情,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对待其他孩子那样对待他们?   有一个男孩子比较特别,13岁,跟城市孩子相比他很瘦弱。地震中,是老师救了他。   这个孩子似乎心事很多(不知道以前就是这样,还是地震后引起的)。他说话很出乎大人的意料,有时候我都不知道如何应答他的提问。他很小心翼翼地跟我们接触,生怕我们不喜欢他,觉得他麻烦。其实根本不会,我们心疼还来不及。   他也有些依恋大人,当别的孩子自个玩的时候,他会待在大人身边,主动牵大人的手。       
Alice123回答:
前一段时间看了电视台的地震节目,我觉得媒体有时候表现很“残忍”。 将一些灾区的孩子请到直播间,让他们讲述地震时的情况,很多孩子讲的时候都是声泪俱,泣不成声,而我们看的也是眼泪汪汪,从节目形式上,似乎形式很感人,也非常直接,但是我觉得媒体似乎忽略了一点,就是当事人的感受。 我也看过一些报道,媒体们为了获得一手资料,有时会反复采访同一个孩子。 反复地讲述当时的情形就等于让孩子一遍又一遍重新回到地震时可怕梦魇中, 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来说,更是心理上的承重打击。 就比如那个很有名“敬礼娃娃”据说因为采访过多,已经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 现在媒体这种采访形式已经遭到很多人反对了,不知王老师有什么看法?
最新更新
我查吗(wocham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我查吗 wochama.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