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孩子为何会无中生有地编造出强烈的负面情节
更新时间:2024-04-19 21:36:27
4人问答
问题描述:

请王老师帮忙分析一下孩子那天怎么会编造出那么强烈的负面情节?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帮助他?

那天瑞思英语课上完后,回家的车上我和他随意聊起这天他在校的学习情况。记得是这样开始的:楚楚今天在学校里开心吗?(这时我每次一贯的问法)楚楚好像是应了一声,和平时一样在玩他手里的玩具什么。当我问起,今天老师有给你什么小贴贴了吗?他立马给我看他贴在书包上的两个小贴纸。好像他的情绪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变化。。。那一连串编出来的话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后来,从老师那边了解到他们小组才得了第二名,只有第一名的小组成员才有每人一张的瑞思币。这事导致了他不开心)。他开始嘟着嘴对我说道:我今天被罚站了。我听了一愣,就问是哪个老师罚你的?他说:两个老师都有罚我的。在我一问一答下,他还说:我是不乖、表现不好的坏孩子呗,所以老师罚站我了。全班就我一个被罚站了。coco老师和mary老师都有罚我了。那我问:你知道你哪里表现不好吗?他答不上来了,说:不知道。记得这时他还一个小嘴一憋的那种很委屈的表情,脸望向了窗外。过了一会儿,他又向我提到一件负面的事说:今天我就被老师叫上去一次(去台前做一些互动性游戏),别的小朋友都有上去好多次了呢。。。。。我当时听了就感到很疑惑,但至少有一点我敢肯定,孩子当时的心情很不好,很负面。。。。。回到家后,我悄悄躲着孩子给老师马上拨通了电话,与老师证实了我的想法后才让我大松一口气。。。原来这些都是孩子编造出来的负面情节。当时coco老师和我分析下来,可能就是当天孩子因自己组第二名没争取到他很想要的瑞思币,所以才编出了这么委屈的一大段无中生有的事的。老师还说这孩子这天表现还很不错的,就是偶尔有点坐不住,属于正常的。

这件事,我想问的是孩子因没拿到一枚瑞思币怎么会产生那么强的负面情绪,编出如此详细的事情来贬自己呢?这反映了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对他以后成长要不要紧?我们做家长的如何可以在这方面帮到他一点?

请王老师给予分析和一些指导意见。谢谢!

王文革回答:
能通过语言和情绪来关注孩子的状态,你做的很不错的。 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有价值,一定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频次和反应强度。如果不是经常这样,就可以排除是孩子的个性色彩;如果不是反应很强烈,就说明这个“事件”(可能是虚构的)并没有触及他们的价值底线。从你孩子的反应来看,她后者略明显一些些。 每个孩子都会对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学校规则很重视,包括哪些经常违规的孩子。他们会防御性地通过观察别人违规的遭遇或者自己头脑中构思这些违规来让自己不会去做类似的事情,这个就是社会化过程,持续终身,我们大人也是如此的。 和大人相比,孩子受经验的限制,很少去自我论证自己某个思绪的合理性。所以,大部分孩子是在“无限的怕”中来完成社会化的。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心理面都是很多的负面事件在过电影一样的闪现。 平时如果没有外界强调,那很多也就一闪而过了,所以他们的童年永远比大人快乐。大人则是耿耿于怀样的,没有孩子那样的快乐。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你当时不问,或者没有问这类事情的“系统程序”那孩子会自己表达或者情绪糟糕很久吗?答案→一般不会,一闪而过闪了。 我没有责怪你每天的问话形式,你也是防御性的。只是如果没有明显的外部情绪和心境表现,那就不要问这类问题,他们会虚构或者强化自己的负面体验的。 至于她是不是一个“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的人,就目前这些行为来看,还不能做断定。同样需要前面说的频次和强度。这个你自己很好判断,估计不会让你担心的。 你先自己做个判断,然后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帮助。
王文革回答:
哈哈,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听课状态下,大部分家长(在课堂上表现得出挑的孩子的家长除外)关注的是自己孩子的不足,不信你问一下身边的家长,他们也如此。只是不同的是,这些家长虽然关注了,但未必都像你一样的在意,所以感受的表达也略有差异。可能是你生活中相对于其他家人在孩子的行为方面指导的更多,孩子也会更在意你的评价。你和孩子间一定会有很多类似“心有灵犀”的时候,彼此接受且相处久的人都如此。这个心理基础决定了你的意向和在意的东西,孩子会通过你的非言语行为信息来获得,在那个情境下彼此促进,就越发紧张和不协调。 还有一个心理加工方式就是把孩子的某些行为做负面理解,尤其是在你抱着评价和与其他人比较的时候,把自己的担心变成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把别人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短处比较。就这两点,就足以让你的听课变成挑剔孩子的场合。 如果你去学习老师的授课方式,那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样。你回来后,和孩子一起重现课堂。可以是游戏一样的,你和孩子呼唤角色(老师&学生)。只追求知识学习,而不在意学习行为,你再看看结果会怎样。 孩子易感——你说的柔弱。可能和一些事件有关,比如生病、短期分离、自己做错了事情等。这个行为没有什么问题,也不需要去设计怎样改变,过段时间就好了。 孩子是否异常,这需要问老师,只要老师认为她的行为和以前课堂表现没有太大差异就说明她正常呀。最有可能是我前面说的,你的观察准备或者心理预设是不同的,而不是孩子有了什么不同。
王文革回答:
哈哈,孩子登台讲话,可能是他比较冲动,把想的付诸于行动。目的可能是多种,也许是显摆、得瑟、捧场、制造混乱等,你根据情境分析或者问一下孩子就基本知道了。 孩子好动不守纪,肯定是不被老师看好的。如果你想择校,那应该提示孩子加强这方面的控制。语言、眼神提示就可以,关键是你让他了解你这些提示的意义。严肃一些,别让他糊弄过去,久了他就会对行为的控制意识增强一些。这方面的行为你还真是第一次提出来,你了解一下孩子在幼儿园这方面的情况,最好是老师的描述,我看看他这些行为的属性如何。 孩子当不好仓库管理员,这个就看你的承受水平了,乱点也挺有意思的。家就是我们的窝,只要总理不来视察,过得去就可以了。如果你想改变,那就到宜家买一些陈列柜,开放的那种,让他随便去归类去,也容易找到东西。等于所以物品上墙。
王文革回答:
这个月几个课题需要结题,没有及时回复你,很内疚的。 你写的狠详细,我边看边再现孩子的活动情境,好像在看视频一样的。他的一些行为表达方式很类似大部分人孩子人来疯时发生的一种兴奋,只是他多发生在平常的生活中,这也足以让别人感觉他和别人略有不同。当前这个不同,由于没有大的社会功能损伤,也不实质性地影响自己的生活,还不能算作是异常表现。 这可能是他的一种行事风格,主要是自己的个体特点,加之家庭的亲子互动风格助推。你说他爸爸的很多方面就是类似,这我相信,龙生龙嘛。孩子还小,还不能盖棺定论地贴个性标签。他爸爸和他的行为模式,你检索一下“戏剧化人格”,看看哪些方面比较符合,毕竟你很熟悉他们。 如何符合的条目比较多,那你还是持宽容和逐渐接纳的态度,这才是积极的。时间不能倒流,你不会回到从前,更不能一切重来。你或者环境的引导和塑造肯定会有作用的,如果你接纳并欣赏这种行为风格,那也是一种享受和喜气。有些偶尔发生的比较虚拟的、夸张的、穿越的权当是剧情需要的小插曲。 相对于大人,孩子的行为引导的参照群体和标准比较鲜明、好操作,就是同学在对应情境下的行为表达方式和老师/家长的要求。孩子没有固定的价值,行为弹性也大,频繁的谆谆教导他也不会烦,可以事中提示、时候和他一起分析应该怎么做比较合适。 从你的感受上看,你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接受孩子的行为的,所以,我感觉你还是通过上面的方式多引导他,别刻意追求他行为的改变,否则你可能会比较痛苦。 挺有意思的一个孩子。
最新更新
我查吗(wocham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我查吗 wochama.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