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臧棣:诗歌文化萦绕生命境界陈竞在近日揭晓的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中,臧棣因诗集《地球是扁的》获“2008年度诗人奖”。】
更新时间:2024-03-28 22:59:17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臧棣:诗歌文化萦绕生命境界

陈竞

在近日揭晓的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中,臧棣因诗集《地球是扁的》获“2008年度诗人奖”。授奖词称:臧棣的诗歌,表达着他对世界、生命和语言隐忍的热爱。

记者:从你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你一直在探索不同的诗歌形式,为何如此关注形式?

臧棣:我觉得,诗歌跟任何艺术一样,最根本的动力就在于它有一种强烈的、古老的形式意志。对一个事物进行命名,就是给予它一个准确的形式。形式是审美认知的基础,也是它在实践上的乐趣所在。其实,还不是诗人本人要去不断探索不同的形式,而是诗歌这一实践类型本身不断向诗人发出一种吁请,要求我们不断去探索新的表达形式。对不同形式的探求,最根本的动力来自对世界的新的发现。一种形式的改变,往往意味着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的改变;新的形式,其实也是我们对自我的一种新的改变。在诗歌写作中,诗人对形式创新的念念不忘、究其根本,都源于对生命和生存本身的一种新的认识。

记者:曾有人说你的诗歌只是语言的高蹈,离现实太远;而你又自忖“是当代诗人中对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思考最多的人之一”。你如何理解诗歌与现实的关系?

臧棣:我的基本立场是,诗歌的写作应该立足于一种现实感。我认同美国诗人华莱士·斯蒂文斯说的一句话:最大的贫乏就是不能存在于客观世界中。诗歌的想象力最终是在某种客观性中实现的。人们常常习惯从诗歌如何处理现实题材的角度来看待诗歌的现实性,这很容易作茧自缚。诗歌最核心的言述行为是对存在的诗意发言。如何诗性地想象生命的可能性,如何诗意地存在,这才是诗歌的重点所在。作为一种人文实践,按我的理解,诗歌的根源在于它天然地倾向于维护想象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生活的启示源于这种想象力,生命的自我实现也依赖于这种想象力。

日常经验只是诗歌写作的起点之一,它不应该是排他的。我们书写诗歌,阅读诗歌,体验诗歌,最根本的目的不是想通过诗歌获得一种生活的常识,而是渴望通过诗歌获得一种生命的自我超越。诗歌文化真正萦怀的是生命的境界。诗歌是一次关于人生境界的书写行动。

记者:这种对诗歌使命的认识,是否会让诗歌越来越远离大众?

臧棣:说到大众对诗歌的冷漠,我觉得这始终是一个伪命题。诗歌的边缘化是一个事实,但即使是在这一事实中,如果去深入调查,而不是用笼统的整体主义视角去简约诗歌和公众之间的联系的话,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诗歌的。只不过这种喜欢是以隐秘的私人的方式进行的。另一方面,现代诗和公众生活的隔膜,不是中国新诗独有的问题,这一现象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我觉得,这一现象既不能说明诗歌出了问题,也不能说明公众有错误。要怪罪的话,还是要谈到公共领域的文化空间的建设问题。没有好的诗歌文化,就不会出现良性的对诗歌的接受。

(摘自《文学报》,有删节)

1.在正式“访谈”之前,文章加了一段对臧棣的介绍性文字,这段文字在全文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访谈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并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访谈的前两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简要说明臧棣热衷于诗歌形式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臧棣认为诗歌与现实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臧棣说:“没有好的诗歌文化,就不会出现良性的对诗歌的接受。”对此,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寿之回答:
  答案:解析:1.通过对臧棣文学成就的介绍和对其诗歌的评价,为读者了解臧棣其人其诗作了必要的铺垫。2.(1)①关注诗歌形式;②诗歌与现实的关系;③...
语文推荐
最新更新
热门语文
我查吗(wochama.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我查吗 wochama.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4